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发表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雨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9-09-04

 余传明  

(广东海洋大学 化学与环境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08)

 

摘  要:将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与“雨课堂”相融合,基于“雨课堂”搭建了包含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总结在内的全方面师生互动教学平台,通过教学实践总结了“雨课堂”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效果和局限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雨课堂;有机化学;微信;教学;教育教学论坛  教师论文发表

Practice of "Rain classroom"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Yu Chuanm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08)

Summary: the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teaching is combined with "rain classroom", and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the interactive teaching platform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built, which includes pre-class preview,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fter-class summar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ffect and limitation of "rain classroom" in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words: rain classroom; Organic Chemistry; WeChat;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一、前沿

有机化学是本校化学与环境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服务于农学院、食品学院、水产学院的大一学生。有机化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其学习效果的好坏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高中时期的有机化学是认知性的有机化学,学习内容仅是几个经典化合物和化学反应。进入大学后,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变得更庞杂、知识面更广、难度也更高。加之几次教育改革后,课时从最初的86学时缩减至如今的72学时。许多新生入学后,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很难适应大学的快节奏,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有机化学太难学。

2017年,李克强总理[1]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强信息化条件建设”。为此,笔者在有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一种智慧型网络工具——“雨课堂”[3],并以此为基础构筑了一个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方面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经过制药工程专业4个班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次有益的探究。

二、教学实践

1.开课前

大学有机化学内容广、难度大,教学着重于基本原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合成设计、立体构型及结构表征。学生的学习难度很大,因此开课前,通过“雨课堂”的发布功能,提前将本课程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教学日历等推送给学生,让他们在宏观上对即将学习的课程有所了解,明确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2.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在大学教学中普遍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预习的内容老师在课堂上会再讲一遍,没有预习的必要;

2)预习的内容量大,课余时间紧张,没空预习。

针对这两方面原因,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预习的重要性,其次在预习内容的制作上应把握以下方向:

1)内容量不宜多,要突出重点;

2)结构上采用问答式;

3)设置预习后测试题。

以烯烃为例,本章的学习重点有烯烃的结构与命名(顺反、E-Z)、化学性质与反应机理、制备与应用。但预习时只选取化学性质中烯烃与溴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加成为重点进行针对性的预习,如下所示。


通过“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答案解析,设测试题”的方式让学生对本章重点有简要的认知。预习内容不必过多、过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6个页面以内的预习内容接受度较高。在此基础上制作的预习课件形式可多样化,例如:插入图片、插入微视频、插入语音讲解等。

教师将制作好的预习课件上传到“雨课堂”系统中后,可视需要与否,在PPT页面内录入教师的语音讲解,再发送到班级。学生在手机端收到预习课件后,可随时打开查看,并同时收听到教师录入的语音。教学实践表明,这种轻度预习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而且,学生在预习中遇到了问题还可以通过“雨课堂”的“报告老师”功能即时反馈给教师,能有效提升预习效果。此外,教师在手机端可以收到所有学生的预习情况,包括测试题的完成情况,能够较好地掌握学生们的预习进度和效果,如下图所示。


3.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与关键。基于“雨课堂”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将教师和学生实时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活跃的教学互动环节。通过微信上的“雨课堂”将学生的手机与教师的授课电脑(或手机)相连,学生的手机端可以实时显示教师讲授的每一页演示文稿,方便学生保存课件并回顾课程内容,遇到不懂的内容可以点击“不懂”按钮,教师收到“不懂”数据反馈后可以即时调整授课节奏并就相关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师生互动方面,“雨课堂”引入了当下较为时髦的“弹幕”功能,学生们在课堂上遇到问题,可以通过发送弹幕的形式进行提问,教师通过实时解决问题,能非常高效地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这种弹幕功能可以促使学生们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利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测试题,并设置答题时限,而学生们则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端来答题,答题结束后,教师端会即时收集到学生的答题数据,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性地进行答疑。为了鼓励学生们认真听课,“雨课堂”推出了红包功能,可以给答题正确且用时最短的若干名学生发送一定金额的红包。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这种方式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答题积极性,并活跃课堂上的学习氛围。

4.课后总结

课后,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收集所有学生本次课程的相关数据的,例如:签到情况、答题情况、不懂情况、问题反馈、弹幕讨论等。能让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有一定的掌握,有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地补差和调整教学节奏,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来发布课后作业或者章节测验,并提前设置好答案和答案解析,一旦学生提交了作业,系统会自动判分,并将所有学生的答题情况反馈到教师端。在学生端,“雨课堂”会收集学生做错的课堂测试题、作业及章节测验,形成错题集,利用错题集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知识的薄弱点,并开展针对性的复习。

一、讨论

基于“雨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随时将教师和学生连接,为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打下了一个有益的基础,良好的师生互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雨课堂”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功能可以让教师轻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过程;也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过程。这种信息化的新颖教学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但是,这种新鲜过去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会回落。所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依然在于教学内容的仔细编排和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雨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看手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很难区分他们是在学习还是在玩手机,目前的解决方法是教师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面向黑板,只有答题或者讨论时才能使用手机。学生利用手机接收“雨课堂”课件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流量,在有Wifi时,人员过多的情况很容易造成网络拥堵。而在缺少Wifi的情况下,学生只能使用自己的手机网络,一方面,有的教室信号不好;另一方面,累积的流量又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校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

二、结语

“雨课堂”为基础建立的新型“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能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为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基础,是一款优质教学工具,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在推进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期待“雨课堂”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满足师生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助力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教学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克强. 政府工作报告[R]. 北京: 20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2012.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301/xxgk_146673.html

[3] 王帅国. 雨课堂: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5): 26-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