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问题及改善策略研究
李逸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 西安 710054)
【摘要】智慧校园建设与数字校园有本质区别,智慧校园有庞大的数据支持、差异化的服务体系、开放的学习环境。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学生管理工作存在学生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技术未深入结合、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较低、思政教学活动信息化质量不高、大数据中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四个方面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质量,可以从提升信息化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性、加强信息资源利用,改善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开展智慧教学,实现校内外信息资源共享、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善,逐渐建立全面、完善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
【关键词】智慧校园;高校;学生管理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Intelligent Campus Construction
Li Yi
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anxi Xi'an 710054)
level, carry out wisdom teaching, realize th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chool, improve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in four aspects, and gradually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and perfect intelligent campus service platform.
一.引言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深入结合。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持续激励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全面普及奠定基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明确指出:“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前进,跨越制约我国教育事业持续发展的阻碍,实现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为我国从教育大国成功转型为教育强国提供支持”。在教育信息化大环境下,我国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校园教学与学生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改革和创新教育活动体系,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优质发展。现阶段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高校开展学生智慧管理工作仍存在学生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技术未深入结合、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思政教学活动质量不高、大数据中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四个方面问题,亟需改善保证学生智慧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智慧校园概述
目前,全球教育现代化快速发展,我国也也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不断的进行教学模式与教育思维的改革与创新。智慧校园建设相关制度与体系尚不完善,仍处于不断发展时期,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归纳总结可以将智慧校园理解为:以互联网为载体,利用不同的应用系统与软件将教学、科研、服务联系起来,实现智慧化、智能化的教学及生活环境[1]。
智慧校园是教学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和数字化校园相比较,智慧校园拥有更加显著的特征[2]:首先,互联网与移动智能设备的密切融合。智慧校园的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为智慧校园建设奠定基础,老师与学生的校园生活都可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反馈到高校控制系统中,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其次,庞大的数据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庞大数据资源的挖掘与储存。与数字校园不同,智慧校园可以利用制动智能设备、感知设备以及信息系统收集各个活动过程数据。再次,差异化的服务体系。智慧校园建设始终秉承差异化服务理念,最终满足所有师生的差异化需求。最后,开放的学习环境。智慧校园具有非常好的共享性,弥补了常规教学中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活动的开发程度。
三.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学生管理工作问题
(一)学生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技术未深入结合
全方位“智能化”是智慧校园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管理工作不断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式。然而,从现阶段各个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应用不深入的问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建立在数字校园的基础上,在各个层面的管理中依旧没有建立有效的双向交流渠道,未从根本上改善老师每日繁重的工作任务。数字校园各个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缺乏联系性,难以将各个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与利用,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二)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较低
智慧校园创建的初衷是为高校管理人员、老师以及学生开展高效化的信息服务,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高校资源的使用状况以及人员情况,促进教学、科研、生活的全面发展[3]。例如学生考勤管理,需要占据大量的时间,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考勤管理中,通过管理体系的创建实现学生的自动化考勤节约课堂时间。
(三)基于信息化技术的思政教学活动质量不高
伴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型的教育模式不断冲击着传统教学课堂。微课、翻转课堂以及慕课等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实际信息化教学中,许多老师信息化技术水平低,没有达到使用“粉笔与黑板”的默契度,对智慧校园建设内容也不甚了解,在没有经历严格的学习与培训的前提下,老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时主要还是通过“言传身教”的传统方式进行,并未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4]。
(四)大数据中个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仍然存在
目前高校学生数量巨大,网络活动活跃度高,另外在采集学生个人信息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庞大的数据量,这部分数据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首先在网络技术方面,系统漏洞、网络协议缺陷、电脑病毒都可能会导致入侵者窃取数据;其次,各层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知安全或者法律等相关知识储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无意中涉及到大量学生个人隐私、财产安全等重要信息,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信息泄露甚至侵犯师生个人权利。
四.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学生管理工作改善策略
(一)提升信息化技术与学生管理工作的协同性
创建智慧校园一方面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推动校园管理体系的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也为在校师生提供放心、便捷以及智慧的校园环境,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新思想,促进师生总体水平与素养的提升[5]。因此,设计者与使用者必须建立双向沟通桥梁,使用者要明确知晓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与应用方法,设计者要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充分分析和审核信息技术水平与学生管理方案,进而创建安全、快捷、适用范围广、参与性好的智慧校园。
(二)加强信息资源利用,改善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
现代高校大学生群体主要以“00”后为主,由于其在成长经历中已接触较多的科学应用技术,将更容易接受校园智能化服务体系的创建。[6]。创建健全的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加强对各项信息资源的高效与合理利用,对学加强生思维与良好习惯的引导,形成开放、协同的教育信息服务平台,为实现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通过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的创建,将校内各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增加多元信息的关联性,实现总体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开展智慧教学,实现校内外信息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模式成为了高校开展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翻转课堂实现了教学活动时间与空间上的自由,让学生学习拥有了自主意识,形成“半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慕课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开放式网络教学活动,为学生扩展知识面提供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必须要对自身的信息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加强与其它院校优秀专业的合作交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四)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智慧校园无忧发展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进程中,应把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放到重要位置,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在学校层面统筹设备软硬件管理,加强网络安全监控,从设备和技术上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知识培训,普及法律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对系统中需要采集的数据,应提前进行解释说明,保证师生的知情权。在管理者使用相关数据时也要高度重视对师生信息的保护,避免数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引起的学生矛盾、负面心理等副作用。
五.结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高校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现代高校建设程度的直接体现。高校在进行智慧校园建设中,要充分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与情况,加强对智慧校园内涵的理解,提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建忠.构建智慧校园 促进教育教学管理——以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34):158-159+162.
[2]张虎.智慧校园建设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以河南工学院为例[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6(03):16-18.
[3]刘逸琛,谢文勇,柳彩志.基于智慧校园理论的智慧一卡通学生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7):98-102+125.
[4]黄利华,周益发,程晓杰.智慧校园IS服务平台应用探索与分析——以南昌大学附属中学IS平台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9):98-103+110.
[5]梁为.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深圳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标准指引(试行)》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04):119-125.
[6]李有增,曾浩.基于学生行为分析模型的高校智慧校园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7):33-38.
作者简介:李逸 (1992—),男,汉族,陕西神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