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收录论文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2-08-05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周玲玲 花文婷程建明胡立宏

(南京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江苏  南京,210023)

[摘  要]南京中医药大学积极探索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从双师流动、平台融合和制度健全等方面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在研发和生产方面协同创新,实现了校企双赢。构建的“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双赢”培养模式,可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借鉴。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基础要扎实,在培养研究生方面缺乏顶层设计,尚未建立联合资源共享平台,无法有效整合双方办学资源和科研条件,校企合作较为松散,加之上述共性问题,因此必须找准切入点,进一步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专业硕士;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2019年度,全国中医、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项目名称:基于“校企合作”和“双导师制”,构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多元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编号:20190723-FJ-A04。

[作者简介]周玲玲(1974- ),女,安徽明光市人,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与教学改革。*胡立宏1969-),男,汉族,浙江淳安人。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研究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1-1-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医药行业迎来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期。中医药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适应行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为对接中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缓解中药产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先后设置了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我校中药学专业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培养中医药特色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响应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1],一直积极探索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校企合作办学实践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经历,其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共享有利资源,实现共赢[2,3]。教育部、财政部于 2012年联合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与氛围。但是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研究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尚欠缺具体的实施机制;高校作为合作主体对研究生的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质量评价也未充分反映行业领域的需求;企业对合作中主体地位认识不够,参与热情不高[4,5]。上述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数量与质量。

校企合作的准确定位是双方积极参与,实现共赢的基础。我校把企业需求作为学校和企业合作的重要对接点和协同培养的具体体现,通过专题研讨、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途径,将合作重点聚焦在研发和生产两方面,并根据双方优势,明确合作定位(图1)。在此基础上,以满足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整合双方的师资和平台优势,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保障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进程和实效性。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1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向定位

 

一、改革的主要举措

1、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双师流动

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建立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高校导师理论基础深厚,科研能力强,着重中医药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产业导师应用研究经验丰富,强化实践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双方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深度融合:在整体培养层面,高校导师发挥自己的科研特长,在企业举办“博导讲座”“学术沙龙”等学术活动,进入企业兼职,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产业实际,带动企业研发和生产的创新;产业导师在高校内开设“企业讲坛”,并参与行业特色教材编写和专业课程授课,使其与生产和研发实际接轨。在个体培养层面,校内外导师组成团队,双方定期交流互动,既明确分工,又协同合作,实现1+1>2的培养效果。

2、校际、校企交叉融合,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完善校内现有平台的建设,实现科研平台和教学平台共享。开展校际和国际合作,加强海内外平台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企业共建研究生培养工作站,着重技术开发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增加研究生的知识丰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依托共享平台,开展校企之间的交流和研讨,以产业应用课题或创新技术项目为载体,以科企合作为纽带,鼓励学校导师与企业进行项目申报与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等全方面、多角度的深入合作,健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机制,推进平台融合的维度与深度。

3、健全联合培养的系列制度

1)创建规范的轮岗学习制度

研究生进入企业之后,在不同的生产、质量检验和产品研发岗位开展轮岗学习,了解制药企业的运行管理、业务流程和产品研发体系,熟悉各个岗位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学习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作,亲身体验各类型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助推研究生提高协调协作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

2)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措施

企业建立研究生带薪考核制度,设置企业奖学金,激励其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支持研究生创新创业,鼓励自主提出具有转化价值的研究课题和申报专利,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和适度的创新激励,与评优评先、推荐就业、奖学金和优秀论文挂钩,创新成果优异者提供继续攻读学位、出国深造的机会,加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实施引入产业评价方的考评体系

研究生培养的考评引入产业方参与,体现行业的声音和需求。针对培养的不同环节制定相应的考评制度,构建联合考评体系,校企协作进行培养过程管理,共同参与理论和实践能力评价、中期考核、论文评审和答辩等培养环节,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二、模式改革的典型案例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校、企的不断磨合,我校中药学专业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双赢”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结合产业需求,建设了校企共建研究生工作站17个,并创办了康缘中药学院,双方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深度合作,实现了校企双赢。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总结、分析典型的校企合作案例,向专业的不同方向进行推广。

1、中成药智能制造和现代中药研发方向

在长期产学研合作中,附属康缘药业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对接自身发展需求的愿望迫切,并将培养重点聚焦到中成药智能制造和现代中药研发。经过筛选确立校内相关方向导师31人,产业导师9人,成立双导师培养的合作团队。2010年康缘药业成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并与省方剂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度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合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研究生,双方在新药研发、重大项目和科技奖联合申报等方面协同创新、实现共赢,于2017年获优秀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并进一步深化合作,筹建康缘中药学院,培养服务现代中药研发和生产的卓越人才。2020年康缘中药学院入选江苏省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其建设也有利于加速校企深度融合,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示范。(图2)。

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 

2培养模式改革案例1

2、中药资源的保障和综合利用方向

学校与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所、陕西中医药大学、济川药业、金陵药业、中国药材公司等长期开展校际和校企合作,着力于中药资源的保障和综合利用研究。筛选确立校内相关方向导师9人,产业导师6人,成立双导师团队。校际、校企平台有机融合,先后成立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和国家中医药局中药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以此为依托,开展研究生的联合培养,提高了相关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同时,开展的协同创新成果对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大奖项(图3)。

 

3培养模式改革案例2

3、中药饮片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平台

南京海昌中药集团有限公司是我校产学研基地之一,一直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的探索,结合行业需求,定位于中药饮片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研究,筛选确立校内相关方向导师12人,产业导师8人,成立双导师团队。2012年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同时和校内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深度融合,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和国际标准1项,并进行了多个重大项目的协同创新合作,成果也先后获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等,得到行业高度认可(图4)

 

4培养模式改革案例3

在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我校围绕制约中药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中药资源保障、中药品质监控、中药生产智能化等“卡脖子”技术难题,以学校中药学“双一流”学科为依托,充分发挥中药资源综合利用、中药制药与智能制造、中药新药研发等特色学科优势,以提升研究生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培养中医药行业急需专业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校企深度合作融合,切实提高研究生在项目研究和产品开发中的参与度,提升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研究生的研究课题紧密结合行业需求,着力解决行业突出问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和企业自主立项课题,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完成中药、中药饮片及制剂质量标准研究近50个,参与申报专利30余项,获批新药临床试验批件14件。发表的相关高水平论文近200篇,对行业创新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校企双方不断总结,充分对接整合已有的优势资源,共建不同培养方向的专业硕士研究生特色的联合资源共享平台,营造良好的共享和创新氛围;健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机制,加强共同学习和交流,推进双方合作的维度与深度转换,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与育人环境。建立和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动力机制,共同商讨确立培养研究生的方式方法、交流途径、合作模式、培养目标和资源配置等,形成共同的培养理念。校企双方深入合作,共同进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逐渐探索形成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模式探索,着力改变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面貌,着眼双方发展共赢,采取一系列举措将合作落到实处,这有效激发了校企双方的合作热情和参与度,在培养实践中,双方从学校和企业的不同角度不断完善联合培养、协同创新的一系列机制,逐渐形成了“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创新双赢”的新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专业硕士生的培养面向企业需求,职业能力明显提升,为企业持续注入新生血液,推动了企业创新发展和中药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中药企业积极主动加入协同培养、协同创新的行列,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高校学科建设整体得到提升,中药学多个研究方向成为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促进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这种特色的培养模式也为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EB/OL]. [2017-06-18]. http://old.moe.gov.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23/201311/159870.html.

[2] 杜建军.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办学实践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启迪[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 (03): 16- 19.

[3] 李忠云, 曹亚.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及改善策略[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05): 75-78.

[4] 姬芬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调研与分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 (42): 38- 39.

[5] 高宏伟.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 大学教育, 2017, (03): 179- 181.

The developing of a new training mode for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of Chinese Medicine

Zhou Lingling, Wan Jiao, Hua Wenting, Chen Jianming, Hu Liho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3)

Abstract: The teachers 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ve actively explored the training mode of professional master degree stud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we strengthened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dual teacher flowing, platform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mprovement, and conducte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Through the measures, we achieved a win-win situation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This training mode which is “Win-w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rough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can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ound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should be solid, lack of top-level design in terms of training graduate students, has not established a joint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and cannot effectively integrate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condition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relatively loose, coupled with the above common problems, so we must find the right entry point, further reform and improvement.

Key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s; training mod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