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欣赏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创新模式下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2022-06-10

创新模式下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博,徐子涵,孙 铮 

(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辽宁,大连116044)

[摘 要]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中西医结合诊疗,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中西医结合疗法更是大放异彩。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中西医学科发展模式和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打破学科间的壁垒,突破技术瓶颈,推进中西医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已成为必然趋势。中西医结合实验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要根据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同时结合传统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模式,为今后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创新模式

[基金项目]2018年度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计划“开窍药引药上行”机制在胶质母细胞瘤新型耐药逆转剂研发中的应用(编号:2018RQ56);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一流学科平台构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及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探索”(编号:JG18DB117);2019年度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研究课题

 “基于一流学科平台构建中西医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及联合培养机制的研究与探索”(编号:B3-YX20190304-03);

[作者简介]周博(199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19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职称,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徐子涵(1998-),女,四川自贡人,硕士,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2020级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职称,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孙铮(1983-),女,山东烟台人,博士,大连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药方剂学教研室副教授(通讯作者),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关于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的研究相对比较宏观,主要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课题,而诸多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又比较孤立局限、往往以单一学科为着眼点,从本专业角度缺乏对广泛联系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认识。大多数一线教师中医、西医思维相对独立,教学普遍参照国内固有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模式,对教学方法研究不足、新的教育内容缺乏了解、新的教育理念认识有限,难以站得高看得远,自身专业素质尚需进一步提高。各兄弟医学院校本专业所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牵动范围小、学科间系统整合不足,更多为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延续与微调。本项研究是立足我校实际情况,全面探索在新形势下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模式与创新,全面改革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中的课程设置、教材配套、实验整合、考评机制等多项内容,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1 建立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国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从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战略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的贡献,为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作出重要部署。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强中西医结合,需要正确认识中西医并重的基本工作方针,改革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和中西医教学体系。中医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文明互鉴、保护人民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医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不仅要求我们改革中医教材和教学内容,加强中西医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西医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中西医教学是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1],这就导致了两种医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根本区别。因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为主线,努力打造一支队伍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创新领军人才是当前发展的主要方向。

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而目前诸多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又比较孤立局限、往往以单一学科为着眼点,从本专业角度缺乏对广泛联系的多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的综合认识,不能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对中西医学科教育的要求。为适应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需要,全面探索新形势下医学教育和中西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我校坚持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创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平台,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探索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要通过继承精华,发展中西医结合学科,突出各学科优势,吸收科技和文明成果,创新并不断改进中西医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 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紧密的结合[2],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该教学体系的改革包括了传统教学的改进和现代化教学的创新两个方面。

2.1 传统教学的改进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处于被动地位,难以主动参与,这种模式承担不了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任。中医与西医属于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它们都是以治疗疾病恢复健康为目的,因此要根据其各自特点进行“因科施教”,而传统的实验教学主题内容相对单一,模式固化,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独立自主的收集数据,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将由教师主导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转变为学生或学教并重为中心的教学体系。通过数据检索和讨论,学生可以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走向主动,从盲目被动走向有目的主动地探索答案和寻找答案过程的本质。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问题的探索也成为发现、提出和解决的过程。1986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首次将PBL教学法引入我国。此后,PBL教学模式逐渐被我国一些医学院校所应用[3]。通过PBL教学法,使学生学会查阅文献,了解研究课题的起源、发展和前沿,掌握基本操作的一般规律和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2 现代化教学的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网络、多媒体等技术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实验教学。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有机结合,多媒体和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实验教学平台基于互联网,教学内容以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直观、具体、形象。它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我校引进了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又称灵境技术,由VPL公司的Jaron Lanier于1984年首次提出。它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实用技术。目前VR技术也已应用于全身解剖模型、医学图像模拟、康复辅助治疗,甚至一些外科手术的操作训练中,虚拟现实结合手术直播教学增强了学生实战技能,虚拟现实结合中医实践操作更利于推动中医的发展。在中医诊断教学方面,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建立脉象数据库,然后通过VR仿真技术,使学生能够亲自进行四诊合参,对今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4]。在针灸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模拟图像上准确定位穴位,了解穴位的定位和经络的循行,为以后的针灸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可以对模拟的人体进行针灸,并通过传感器进行反馈,从而有效地纠正学生的针灸手法,提高针灸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5]。同时,将模拟病历输入数据库,建立虚拟病人模型,供学生对病人进行辨证论治,并上传诊疗方案,系统给出疾病的“预后”或“疾病演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辨证诊断能力,降低医疗风险。

3 组建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师资队伍

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归根结底是建立专业的或具有中西医教育背景的教师队伍。根据中西医结合教学的特点,从生理学、病理学、方剂学、药理学等教研室选派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教师,组建中西医结合功能性实验教学小组,选派优秀教师开展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教学。在讲授本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相关的中西医知识,综合医学知识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西医结合医学思维。

合格的师资队伍, 不仅要求教师“经验型”的传授知识,还要了解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素养。学科骨干教师要密切关注本学科的最新进展,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利用多媒体网络获取大量资源,丰富课堂内容,巧妙地将科学研究的前沿技术理念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中西医结合本科在2016年首次实行双导师制,即基础实验教师主要负责基础阶段的学生,附属医院老师主要负责临床阶段的学生。从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研究领域、科研水平、临床技能等方面进行考察,遴选出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导能力和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双导师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6]。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学有余力的学生科研临床双向提升。

4 建设中西医实验教学平台

我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强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打造“中医为本、西医为用”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西医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临床技能实验教学平台(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中药方剂学实验教学平台(中药学、方剂学)和西医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人体解剖学、机能学、形态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时数约占总学时数的30%。构建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医与西医相互交融的实验教学体系,成熟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5 构建了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教师对学生考试和实验结果的测评,难以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生和教师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而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起到交流的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发挥对教师教学的监督作用;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深入思考,也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的改进,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危机感,激发师生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进行教学改革,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双方的综合素质[7]。学生定期对教师教学的态度、内容、过程、方法、手段和效果等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8]。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学的实际情况,该评价体系有效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医与西医的结合,客观地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起到了激发师生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促进双方共同提高,达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目的。

6 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的实施

通过不断完善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平台共享,具有实践性、系统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独立课程。该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提升了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效果。它既继承了中医经验教学理论,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创新。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坚持“以中为本,以西为用”的发展思路,实验教学平台和现代科研的结合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建设成开放式、现代化、综合性的科研教学平台[9]。中西医临床医学教育对知识体系的渗透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着高要求,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广泛认可。目前,该体系建立虽然达到了基本预期,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改进,在中医药传承与现代科学研究的相关验证实验还比较少,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尽快丰富和完善。

“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健康发展模式的必然要求。继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推进中西医结合现代化,建设一流的实验平台,实现中医药与科研相结合,需要每一位中西医的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传统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并重,为促进中国健康建设和提高人民健康福祉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岩,王德山,柴纪严,单德红,闫醒予.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01):80-81.

[2]唐娟娟.中医药院校生理学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07):30-32.

[3]吴碧兰,袁长深.我国医学教育PBL教学的过去、现在、将来[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271-273.

[4]朱顺,王超,霍晓奎,张宝璟,马骁驰.中西医结合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7):5-8.

[5]许啸虎,郑翠红,刘艳娟,余玲玲,宋坤琨,黄冬梅.虚拟现实技术在西医院校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31):74-77.

[6]吴若霞,马星雨,唐婉斯,谢雪姣.中医院校本科生双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J].教育教学论坛,2018(21):32-33.

[7]李文芹,卢国忠,赵宗志, 等.高校学生评教的意义[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1):106-107.

[8]郭生春,张丽芳,李鹏云,田金霞.“三位一体”医学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126-127.

[9]季旭明,李茂峰,石作荣.中西医结合基础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80-381.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Integrated Medicine under Innovative Mode

Zhou Bo, Xu Zi-han, Sun Zheng*

Institute (College) of Integrated Medicine,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44,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ntered the new era, the state has vigorously implemente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medicine, especially during the new crown epidemic period.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 state, strengthen the inno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breaking the barriers between disciplines, cancelling the technical bottle neck, and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become the inevitable trends. The proposed experimental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should base on the need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reform,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and modern teaching mode. Our aims in this article are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of integrated medicin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Integrated Medicin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Innovation mod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