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欣赏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提升“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
2023-01-28

提升“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

——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为例

徐云姬 周桂生

(扬州大学 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江苏 扬州 225009)

[摘 要]作物学学科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其高端人才的培养质量关乎国家脱贫减贫、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笔者以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和导师的双重身份,详细阐述了“作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培养特征及其存在问题和原因,从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生素质提升和培养环境优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与具体措施。旨在为我国“作物学”学科发展、人才专业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议

[基金项目]2020—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胺与乙烯对稻米氨基酸组分和含量的调控作用及其机理”(31901444);2020—2024年度扬州大学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基于产业链、创新链和人才培养链“三链融合”的高校农科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编号:无

[作者简介]徐云姬(1988—),女,安徽滁州人,农学博士,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助理研究员(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生理与调控研究;周桂生(1971—),男,江苏南通人,农学博士,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通信作者),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农业科技发展研究院(国际联合实验室)副院长,主要从事耐盐作物选育和栽培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 A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更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提升社会服务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作物学学科作为应用型学科,贴近农业生产发展,培养的研究生不仅需要掌握前沿理论知识,更需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扬州大学设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作物学一级学科博(硕)士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环境和区域农业发展等4个二级学科博(硕)士点,生态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点(含作物、农村与区域发展2个培养领域)。作物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优势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百年来,扬州大学作物学学科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人才,为国家脱贫减贫、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笔者以扬州大学“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2010-2016硕博连读研究生)和教职工(2017-至今,助理研究员)的亲身经历就扬州大学“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一、“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

(一)“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表 1)。两个培养方案均从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主要培养环节与考核要求、学位申请成果要求等七个方面详细明确了硕、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

1 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概况2019年)

培养方案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国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的要求,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学术交流的能力,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适应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科技进步要求,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掌握作物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国际视野,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诚挚的协作精神;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作物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作物学及相关学科创新性、创造性科学研究、教学教育等工作。

研究方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区域农业发展;种子科学与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区域农业发展;种子科学与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

学习年限

一般为3年。

一般为4年。

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指导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既要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本专业的专门知识,又要通过撰写学位论文培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导师作为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定博士生培养计划,全程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科学研究、科研实践等;导师组与导师密切配合,参与指导学生学习的各环节,包括论文开题、中期考核等。按照论文为主、课程为辅的培养方式,强化寓教于研和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每位博士研究生须纳入相应的科研团队,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鼓励开展学科交叉培养、校地合作培养和国际联合培养。

课程设置

1. 学位课程:公共基础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和英语);学科基础课(高级作物学)和专业基础课(作物生理学、高级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进展、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生物信息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2. 选修课程:选修课(作物生理研究法、作物生态学、作物营养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作物分子育种、基因组学、基因工程原理、农业信息技术、区域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系统模型、作物起源进化、统计基因组学、作物化学控制理论与技术、农业科技写作、谷物化学与品质改良、植物生物学进展、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数据分析和常用统计软件分析和研究生国际化培养英语提升课程)3. 补修课程:补修课(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植物学、作物育种学和农业气象学);4.需要修学分的活动:参加学术活动、实验实践环节和出国(境)交流访问。

1. 学位课程:公共基础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和英语);学科基础课(现代作物科学研究进展)和专业基础课(高级作物生理生态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2. 选修课程:选修课(作物栽培耕作前沿专题、作物遗传育种前沿专题、生物信息学专题、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区域农业发展专题和农业信息技术专题)3. 补修课程:补修课(作物生理学、高级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研究进展、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生物信息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4. 需要修学分的活动:参加学术活动和出国(境)交流访问。

主要培养环节与考核要求

1. 课程学习: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学习形式;课程考核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课程学习原则上在前2学期完成。2. 学术活动:在籍期间,听取学术报告不得少于6场,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或暑期学校至少1次。3. 实验实践环节:以助教、助研形式,参与本科生的实验辅导,参与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实验室管理,参与实践实习等。4. 学科综合考核: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组织综合考核,包括课程学习情况、本学科文献的阅读情况以及对本学科研究前沿的掌握情况等;学科综合考核小组应对每位硕士生的综合考核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作出成绩评定。5. 中期考核:在入学后第三学期进行,考查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6. 论文开题:应在中期考核之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7. 论文答辩前预审:由导师或导师组对答辩申请人撰写的论文进行预审,根据预审情况确定申请人如期答辩还是延期答辩,并提出论文修改意见。8. 论文评阅:论文评阅人为3人,应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其中至少有1 位是校外同行专家,采用学院送审和学校抽选送审两种方式进行。9. 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由学术造诣较深的副高及以上5-7位(人数组成必须为单数)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硕士研究生导教师资格的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另设秘书1人,须具有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

1. 课程学习:课程学习原则上在入学后前2学期完成。2. 学术活动:在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前沿讲座、学术研讨等不得少于8 场;并参加省级以上学术会议或暑期学校,并做报告至少1次。3. 实验实践环节:以助教、助研形式,参与本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的实验辅导,参与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实验室管理,参与实践实习等。4. 学科综合考核: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学位论文开题之前,原则上在入学后第二学期末之前,组织一次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学科综合考核。5. 中期考核:博土生中期考核最迟在入学后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考核在学院组织领导下由学科具体负责,主要检查博士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文献查阅能力、实验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等。6. 论文开题:中期考核之后进行。开题报告会应在本学科或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学科专家组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形成结论性书面意见,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7. 论文答辩前预审:由导师或导师组对答辩申请人撰写的论文进行预审,根据预审情况确定申请人如期答辩还是延期答辩,并提出论文修改意见。8. 论文预答辩:由学科组织本专业3-5 名专家对答辩申请人撰写的论文公开进行预答辩,根据答辩情况确定申请人如期答辩还是延期答辩。9. 论文评阅: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至少为3人,双盲送审,应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且均为校外同行专家。10. 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5-7位(人数组成必须为单数)专家组成,其中二分之一以上专家为博士生导师且成员中至少有2 位校外专家。

学位申请成果要求

农科类学位硕士研究生发表至少1SCISCD或北大核心期刊收录论文。

农科类博士研究生发表不少于2SCI收录论文,其中至有1篇为SCI三区以上;或1SCI二区论文和1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

(二)“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特征

1. 培养目标层次化

“作物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因层次不同而有差异。对于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基础科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博士研究生,除了需要培养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知识和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技能,更加需要强化其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显而易见,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显著高于硕士研究生。

2. 研究方向多样化

扬州大学“作物学”研究生培养方向多样,设有6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产品安全与环境、区域农业发展、种子科学与技术和农业信息化技术(表 1)。研究对象除三大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外,还包括油菜、棉花、高粱、蓖麻和饲料牧草等。

3. 培养方式导师

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虽然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共同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但是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导师责任地位更加突出,负责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和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和论文撰写等的全程指导,按照“论文为主、课程为辅”的培养方式,强化寓教于研和问题导向的学术训练。

4. 课程设置专业化

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和英语课以外,紧紧围绕作物学学科特点和专业领域知识开设课程。硕士研究生除学习生物信息学、作物学、遗传学、生理学、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等学位课程外,还学习相关研究法、实验仪器使用、数据分析和常用软件分析等辅助技能。在硕士研究生培养基础上,博士研究生重点开展各研究方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进展的专题学习,为其开展创新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5. 培养监管全面化

“作物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了主要培养环节和具体的考核要求。学科紧抓研究生的课程学习,严格要求参与学术活动场次以及辅导本科生、申报项目和管理实验室等具体的实验与实践活动。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科结合论文开题报告,考察研究生对本学科前沿的掌握情况。学科对研究生论文答辩前预审、论文评阅、博士生论文预答辩和论文答辩等事宜都作了详细的指导与要求。

(三)“作物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 究生专业知识不扎实

扬州大学“作物学”研究生生源较为广泛,除了本校本科生保研和考研以外,还有一些是校外考生。这部分学生中有不少只是希望通过硕士研究生的深造学习来延缓就业,学习主动性不够;有的甚至是跨专业考研或调剂,专业背景堪忧,学科相关知识薄弱。虽然研究生在读期间的课程设置多、学习内容丰富,但是研究生自身前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对科研态度不端正会严重影响其对学科开设课程的学习、理解及运用,也必将阻碍其科研潜力的发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

2. 研究生科研兴趣不浓厚

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学习、反复试验的过程,也是常常面临反复失败的一种实践活动。“作物学”更是一门对“体力”和“脑力”均要求极高的学科。没有浓厚的兴趣做前提,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将会被动化。除了上文所述只拿读研延缓就业的研究生以外,还有部分研究生有错失研究兴趣点的情况。在高校,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确立通常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但是,理想导师的招生名额已满也是常有的事。为了继续深造,只能服从调剂到其他导师名下,从事自己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部分研究生因对所做科研方向不感兴趣而受挫失落,其个人科研创造性、科研潜力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3. 导师培养力度不均衡

鉴于研究生培养主要实行导师负责制”,所以导师的个人思想素质、科研水平及培养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必然具有差异性[1]。有的导师虽然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关心不够。有的导师专注于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使用,轻培养”。有的导师较为年轻,指导能力和经验相对缺乏。据此,导师培养力度的不均衡造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差异性。

4.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够高

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对研究生学位申请的成果要求也随之提高。只有达到了规定的论文发表数与档次,才有资格申请学位,这造成了不少研究生高度重视发表论文而马虎应对用于毕业答辩的学位论文。这部分学生不按照开题报告的具体方案进行深入系统地科学研究,却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用已有的数据撰写科研论文发表后便懒散度日。只为达到毕业要求,完全不顾及学位论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

二、提升作物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建议与措施

(一)提升“作物学”教师能力

1. 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作物学”相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是研究生掌握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笔者提出以下具体措施:(1)教师间相互交流学习:青年教师要多听课,多向老教师学习教学经验;老教师要多与青年教师多沟通,学习最新专业知识理论与成果。(2)发展科研促教的教学模式:“作物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研究生教学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专业教师应以实际科研成果为教学素材,使用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实践指导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实现科研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3)完善对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多元评价:从领导、同行、教师自身和学生多元主体为视角,多元评价相结合,促使教师发现问题并改进问题,进而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2. 加强导师能力建设

导师责任制下的研究生培养只有导师的自身思想政治素养优良学术水平过硬、沟通性良好及其对研究生的指导有效,才能决定性地促使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加强导师自身能力的终身建设及其对研究生的指导作用。具体措施如下[2]1)科学遴选研究生导师:建立科学而严格的导师资格评审制度和依据自身能力申请导师岗位的动态资格审核制度,打破过去的导师终身制,确保遴选的导师德才兼备,积极进取,保证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和培养研究生的高质量。(2)完善导师组指导制度:导师指导与导师组成员指导要相辅相成,避免单一导师制度的培养缺陷;导师组主要带领团队学生进行各项学术科研训练、调查实践、导师课堂和学术沙龙等活动;在活动中通过学术观点、方法和技巧的交流探讨,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激发学术兴趣、提升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意识。(3)对导师的指导过程进行质量监控[3]:建立导师指导记录和评价制度,加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全面监控,并将导师的职称评定及奖金发放等与所带研究生培养质量挂钩。

(二)提升“作物学”研究生素质

1.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完善录取制度,对研究生质量从源头开始把控[4]。具体的建议如下:(1)以“作物学”学科需求和导师自主权为招生原则。复试中充分考察考生对本学科知识结构和所选导师研究方向的了解程度及其对本学科的研究兴趣,使学科需求和导师自愿招生得到充分满足。(2)扩大优质研究生生源的比例。逐步加大校内外推荐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名额,这样会鼓励更多的本科生为了继续深造而努力学习。在统招时,适当提高参加复试的考生比例,择优录取。此外,可以加大硕博连读研究生比例,严格控制在职博士研究生的数量。(3)衡量考生从事学术研究的综合能力。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淡化考试成绩为实际选拔标准的传统,增加科研潜质的测试,比如对沟通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意识等的考察。

2.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具体建议如下:(1)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积极引导研究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要积极发掘专业课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各个环节,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2)加强研究生学术文化建设。要注意在研究生学术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将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机统一起来,鼓励研究生参与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要制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并将其纳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3)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要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要根据研究生的心理特点,开发有针对性的个体服务和团体辅导项目,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强化研究生学习主体作用

“作物学”研究生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大部分时间都需专注于作物栽培、耕作、育种等一系列田间辛苦劳作和实验室内反反复复的实验操作。研究生仅仅按照导师安排被动学习是肯定不够的,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强化。研究生学习主体作用的重要发挥是其培养质量提升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强化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具体的建议如下:(1)“学和用”相统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运用能力,进而激发创新热情和锻炼创新技能。(2)增加研究生的科研积极性。培养过程中,导师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将课堂知识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吸引他们主动了解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参与学术会议等活动,激发学生开展学术研究的主动性,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三)优化研究生培养环境

1.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教师、研究生工作和学习条件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研究生培养环境是提高教师和研究生工作和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作物学学科教师和研究生基本上以试验基地、实验室和办公室(或学习室)为主要工作和学习场所。试验基地生活设施、实验室试验条件和办公条件的改善是提高教师、研究生工作和学习条件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保障。因此,需要合理提高教师、研究生的工作和学习条件。此外,随着时代发展,女性教师和研究生的比例越来越高,需要建设相应的配套设施,以保障女性的切身需要和人身安全。

2. 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研究水平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而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学术氛围的营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大工程,其不仅与高校学术管理制度有关,也与导师和研究生个人素质密切相关[5]。具体的建议如下:(1)强化榜样的模范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选择一些成果丰硕的“作物学”专家回校与研究生进行交流讨论,也可让外校或本校的优秀科研人员就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科研成绩传授经验,促使研究生有榜样可学、有目标可超。(2)积极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为活跃学术氛围,不但要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更要定期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学术沙龙及研讨会等各种学术活动,激发研究生对本学科的发展进行思考与研究。(3)发挥导师组老师的引导作用。导师和团队其他老师通过传授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和科研思路,增强研究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通过实际的科研工作和科研训练,提高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通过整合学术资源,为研究生提供信息,引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

3. 引领科研评价新方向

科研评价工作规范科研行为,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片面地“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倾向在科研评价工作中还未得到根本转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重短期轻长远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科研评价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应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到评价工作的全过程,这对引领科研评价新方向、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促进作用[6]。具体建议如下:(1)公开评价目标;(1)优化评价指标;(2)探索多维评价;(3)协调优化要素;(4)加强诚信建设;(5)规范评价程序;(6)完善同行评议;(8)完善评价结果。只有科研评价制度合理公正,科研工作才会有序推进。

三、结语

我国研究生培养正在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生命线。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时期,进一步提升“作物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培养能力、研究生自身素质以及培养环境三者完美契合,合力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提升,形成研究生培养内涵式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谭畅,刘峰.导师责任制下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4(2):123–124.

[2]姚芳,袁晓玲.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 237–239.

[3]王琳琳,何忠伟,董利民.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与提升的实践与思考——以北京农学院为例[J]. 教育现代化,2019,6(85):47–49.

[4]雷晶晶,魏林红.基于内涵式发展的行业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1,3:64–65.

[5]郅军锐.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3):155.

[6]邱均平,王姗姗.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科研评价新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23(001).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cademic Postgraduates in Crop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XU Yun–ji, ZHOU Gui–sheng

(Institut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China)

Abstract: Crop science is one of the core discipline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high-end talen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national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food security. As an academic graduate and supervisor in crop science of Yangzhou University, we comprehensively introduced the training program,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for training academic graduates in crop scienc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from the teachers' ability construction, promotion in the postgraduates’ quality and training environment optimization.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rop science and the quality improvement of talent training in China.

Key words: crop science; academic postgraduates; training quality; suggestion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