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欣赏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工科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中国居住文化》为例
2023-02-06

工科通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中国居住文化》为例

   张昊雁,刘皆谊  

 

(苏州科技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苏州 215011)

[摘  要]在隐性教育理念下,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涵精神存在一致性,应成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承担主体,发挥沉浸式的功能定位。以《中国居住文化》教学实践为例,认为文化自信/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是思政元素挖掘的两条主线,并综合专题案例、提炼升华、逆向诱辩、写作训练等教学方法将其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与传授,以期为理工科通识课程思政创新提供参考与启发。

[关键词]新工科;通识教育;课程思政;《中国居住文化》;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立项课题(思政专项)“建筑学一流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基金(2020070)。

[作者简介]张昊雁(1985-),男,安徽芜湖,工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讲师、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聚落形态与遗产保护研究;刘皆谊(1973-),男,中国台湾,工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通识课与专业课,是新工科视野下理工科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两大要素[1]。但区别于专业课较强的工具性,通识课的非功利性显著,更专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个人潜能,培育其追求精神自由和深度的主动性,易于“将深藏于知识的表层符号和内在结构之下的道德与价值意义与学习者的个人经验、生命体验建立生成关系,通过转化促进学习者的精神发育”[2]。可见,通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涵、精神天然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再加之其更适合双向互动的课堂方式,相较之于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更应成为强调隐性教育的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同时,课程思政也可以推动通识课程的创新改革、提高课堂感染力和价值引领高度,避免出现空泛平庸化、过度专业化以及去价值化的实践误区[3]

S大学是以工科为主、住建部与江苏省共建的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及风景园林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新版培养方案中,除“4+1”的思政课程、英语、体育等公选课之外,还设置有《中国居住文化》、《建筑美学概论》、《吴文化概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体现专业与地方特色、“工文渗透”的通识博雅课程。其中,《中国居住文化》是面向二年级本科开设的选修课,共16学时计1学分,初衷是为后续的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等专业课扩展视野与前期铺垫。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立足课程定位与内容,科学合理地挖掘思政要素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首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是一线教师进行思政教育改革实践的依据和参考。《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要求、内容重点、教学体系以及各学科专业课推进的指导意见,要求“重点建设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科学精神、宪法法治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认知能力的公共基础课”[4];其次,在“同向而行、相互协调”的大学思政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程-通识教育课/公共基础课-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分别承担引领-浸润-深化-拓展的功能定位[5]。其中,思政课与专业课的目标和内容是较为清晰的,前者重在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后者更适合突出职业素质和科学精神,例如工匠精神(工学)、科学思维方式(理学)、三农情怀(农学)、医德医风(医学)。而通识类课程的教改使命强调浸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更为广泛、形式更为多样,更注重全过程和隐性。

《中国居住文化》作为“中国”系列课程的一部分,自然以讲述中国故事为主,通过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展示中国“各时”“各地”极富特色的居住形态,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在认识多样性的基础上,上升至对统一性的思考,充分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6]的精神内涵,培养以“尚合和、求大同”为核心的家国情怀。同时,作为面向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学科的通识课,一方面以“空间”“形态”作为观察对象,另一方面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进行逻辑推理,例如观察当代居住空间的政治性与增殖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考。最后,从当代侧重微观叙事的话语范式出发,树立“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人文精神。对于居住形态,不仅使用概括性的图式语言进行描述,更多地考虑以空间为背景,凸显当时人的行为或日常生活,做到“见物”又见“人”,了解形态生成逻辑的社会约束。具体内容概括见表1.

1 《中国居住文化》课程思政元素简表

课堂安排

内容要点

思政元素

思政内容

第一讲

中国居住文化总论

中国居住文化的基本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

中国是一个体系概念,是由西域、雪域、草原与中原有机组合的整体。

中国居住文化蕴含的人本主义和动态时空观,相较于西方,更贴合当代可持续发展理念。

第二讲

中国居住文化演论

 

史前到近代中国代表性居住形态

优秀传统文化

家国情怀

唯物主义辩证法

璀璨多元的中国古代居住形式;

各时期居住形式与时代环境的深层联系

第三四讲

中国传统民居鉴赏

合院式、集体式、民族式居住建筑特点

优秀传统文化

唯物主义辩证法

中国传统民居形态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传统民居形态特征与地域环境的联系性,发现各地传统建造智慧。

第五讲

传统聚落形态分析

传统聚落形态特征与构成

优秀传统文化

唯物主义辩证法

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形式与内容:民居+街巷结构+公共空间+景观要素+外部环境→传统聚落

第六讲

传统聚落体系的涌现

明清江南市镇与明代长城军堡体系的生成演化逻辑

家国情怀

唯物主义辩证法

长城是古代农牧文明分界,但现在融合为统一的中华民族。

现象与本质:微观博弈是推动聚落凝聚与演化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第七讲

陵墓与园林

陵墓制度

园林生活

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空间观

明清城市傍宅园林空间的社会性。不仅是美学对象,也是社交场所,是社会网络中的节点。空间既具有物理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

第八讲

空间生产与现代居住

现代居住的形态特点与社会性

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

当代居住空间的政治性、资本增殖性。

二、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模式

根据高校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和思政内容,《中国居住文化》综合多种策略推动学生进入学习情景以达成价值引导和渗透的隐性效果,主要包括专题例释、提炼升华、逆向诱辩和写作训练等。

1)专题案例

“例释”教学通过文字、视频、音频、图片,具体展现某一类型居住空间的形态特征,再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或马克思主义空间观揭示形态背后的生成逻辑及其意义。较之原理说教,更为生动、直观与形象,易于将学生引入具体情景之中激发兴趣与思考,从而不自觉运用现象-本质、形式-内容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与方法论。在《中国居住文化》教学设计中,例释遍及各个章节,涵盖从建筑到聚落群、从住宅到园林的各种尺度、各种类型,以及视频、动画、图片、音频等多种形式,从而达到“浸润”与“全过程”的思政教育效果。

在传统民居中,详细介绍了北京四合院、山西宅院、皖南天井院、陕北窑洞、福建土楼土堡围龙屋、五邑碉楼、蒙古包、朝鲜草屋、维吾尔族阿以旺等民居的形式以及环境特点。为克服巨大空间跨度带来的陌生感、更快地切入地方情景,每个案例均配以极富地域特色、且易为青年人接受的视觉与听觉形式。通过重新观看《大宅门》、《大红灯笼高高挂》、《天下徽商》、《让子弹飞》等知名影视作品片段,将原本退为舞台背景的建筑空间置于前台,发掘空间形式特点及其与地域日常生活的关联。再配合以地方音乐,例如《华阴老腔一声吼》、《爱拼才会赢》等,通过“移情”在建筑与音乐中发现内在一致性。

对于无遗存的历史案例,多采用文字与图片的传统形式还原典型日常生活场景,而非对“器物层”的着力描述。这种将建构权交还给听众、激发想象力的课堂实践能较好地活跃气氛与调动积极性。例如,基于《开元礼》记述,以图文说明、现场演绎的方式生动再现唐代“婚礼见舅姑”、“冠礼加冠”、“丧礼哭位”等礼仪场景,使学生直观感受空间形态与人居活动紧密联系的同时,加深对古代礼制文化的体会。

2)提炼升华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要求通常需要在案例基础上提炼升华、启发点题,以完整合理的逻辑实现观点输出,避免口号宣言或广告植入式说教的不适。对于唯物辩证法类较为抽象的原理,应点明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偶然与必然等基本范畴在案例中的具体形式,转抽象为具象,以熟悉的事物揭示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应积极进行横向对比(国内区域对比与国内外对比),分析各类居住形式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深刻体会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统一性。

在《传统聚落体系涌现》章节中。首先,在展示长城沿线风姿的同时,提醒同学联想国歌、国徽以及其他优秀艺术作品中的长城形象,由此引申出中华民族在历次救亡图存中表现的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结合当前西方对中国的围追堵截,鼓励大家直面困难、艰苦奋斗,在危机中寻找机遇。其次,随着长城战争模拟的演示,指出“现象”是在农牧过渡带出现了一种不同于州县的聚落聚集方式,“本质”是防守方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入侵、并兼顾效率与成本。“内容”是不同规模的屯兵聚落,“形式”是分层放射状结构。“偶然性”是随机的入侵位置和防守方初始布局,“必然性”是最终形成一种高效、动态的防御图式。每一对范畴的具体形式都是对立的,但同时也是相互依存的。最后,在长城是农牧博弈结果的观点基础上,阐述清代的大一统宣告了长城的终结。结合走西口的历史事件,说明曾经作为隔离的长城最终成为民族融合、地区发展的枢纽,呼吁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形成多元统一中国的大国格局。

在领略各地传统民居之余,引导同学总结传统民居的普遍共性——对当地材料、技术、文化、生活的积极回应。指出相对于知名工匠设计的府邸,传统民居更像是一种没有建筑师参与的建筑,它的形成完全植根于先民的生产实践。呼吁建筑、规划、园林专业学生要尊重人民的智慧、倾听人民的声音,切勿孤芳自赏地追求“奇奇怪怪的建筑”。

3)逆向诱辩

不同于“图穷匕见”的提炼升华,逆向诱辩可谓开门见山,主动以“流俗立场、对立观点、负面事件作为切入点,深度剖析缘由,竭力维护理论和原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7]。当代中国社会话语已经从关注宏大叙事过渡到微观叙事,大学生的话语接受特点也相应发生了转变,天然对固定、单一、权威的话语形式有抵触,而边缘化、平民化的逆向话术则能较好地适应该特点,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观点接受度。

在讲述中华文化多元统一时,专门将网络论坛盛行的“崖山之后无中国”说法进行课堂辩论。期间不是从正面的历史和理论去反驳,而是引导学生们顺着该逻辑进一步思考——如果宋代之后就没有中国的话,那现在的我们是谁?在身份困惑之余,提出该问题的本质,即究竟何为中国。中国文化不能窄化地等同于汉族文化,而应从整体和体系的角度理解。在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各个区域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这在敦煌壁画中能清晰地看到融合。因此,宋代之后的元代、明代之后的清代自然是中国历史的部分,民族建筑/聚落也是中国居住文化的瑰宝。

4)写作训练

写作是通识类课程的重要构成,是思维的外化。不同于命题式作文,《中国居住文化》采用主题式写作形式,通过课堂知识及课下文献调研,基于个人兴趣及研究能力自定题目完成。要求以“身边的居住文化”为写作情景,观察个人生活经验中与居住相关的人工或自然的空间或物件。写作任务在首课即完成布置,其后8个教学周内共分为2个阶段,各产出一篇文章:前4周侧重于形态特征的把握;后4周则在此基础上,鼓励从形态与逻辑、形态与居住等方面提出创造性的观点与论据。每个阶段均以一个课时挑选代表性文章进行同学讨论、教师点评、自我复盘等环节,反复修改形成终稿。在2019-2020学年选修完成的同学中,终稿主题均紧紧围绕“日常”“居住”,选择以宿舍、家屋、社区、家具等作为对象,个别超人尺度的选题在第一阶段被劝说换题,因此基本达成见“物”又见“人”的人文精神目标。

三、结语

为了与《中国古代建筑史》、《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等专业课有所区别,《中国居住文化》自开设伊始就明确了以观念引领为主、知识掌握为辅的教学目标,而这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一方面坚定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信念,另一方面更利于系统与全面地进行课程思政理论、实践的学习与交流。经过多年的探索,该课程在学生评议与督导评议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并且作为学校思政改革的成果之一得到《光明日报》[8]、《中国网》等媒体的报道。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初次尝试了线上教学模式,在发现平台优势之余,深刻体会到线下交流尤其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即教师表情、肢体、语言的感染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共情。

 

[参考文献]

[1] 曹柳星,贺曦鸣,窦吉芳.“新工科”视角下“课程思政”实践——面向理工科专业本科生的主题式通识课设计[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1):24-30.

[2] 伍醒,顾建民.“课程思政”理念的历史逻辑、制度诉求与行动路向[J].大学教育科学,2019(5):23.

[3] 董博.大学通识教育改革的“课程思政”进路研究[J].江苏高教,2020,(12):95-99.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020-6-1.

[5]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6] 顾颉刚.中华民族是一个[A].刘梦溪.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顾颉刚卷[C].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773-785.

[7] 曹峰.“正向话语”讲述与 “逆向话语”诱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大学生政治认同[J].当代青年研究,2017,(5):23-28.

[8] 苏雁,徐燕华.思政小课堂“牵手”社会大课堂[N]. 光明日报,2020-6-15(08)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Engineering General Education: Taking “the Chinese Residential Culture” as an Example

ZHANG Haoyan, LIU Jiey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concept of recessive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notation spiri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curriculum, so it should become the main body and play an immersion function. Tak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 Chinese Residential Culture "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holds that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arxist world outlook / methodology are the two main lin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curriculum. Th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omprehensive case study, refining and sublimation, reverse reasoning and writing training are used to integrate and impar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novation of engineering general cours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urse; gener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curriculum; “Chinese Residential Culture”; teaching practice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