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收录论文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涉农高职生态环境课程改革研究
2019-06-05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科研处,新疆昌吉 831100)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涉农高职生态环境课程肩负的责任愈加重要。生态环境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其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素质与技能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涉农高职; 生态环境课程; 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论坛  教师论文发表

Research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urriculum Reform of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Liu Xin

 

(Research an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Xinjiang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ji 831100, Xinjiang )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rse in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teaching task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rse i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to make them consciously use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cology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activities,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quality and skill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Agricultural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rse; Teaching Reform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载体,以生态文明引领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新时期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而全社会尤其是从事农业生产者生态意识的觉醒和强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涉农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注重生态意识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将来在生产活动中主动的遵守生态伦理规范和自然生态规律,这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2]

1当前生态环境课程现状

1.1 尚未成为通识性课程。部分涉农高职对生态环境教育认识不到位,认为生态环境教育仅跟生态环境类专业相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与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的必然关系。生态环境课程只作为专业基础课在环境工程、植物保护等一两个专业中开设,甚至还没有成为专业拓展类课程或选修课程。因开设面窄、总量不足,难以改变涉农专业学生生态意识淡薄、生态知识匮乏的状况。

1.2教学内容孤立且缺乏专业针对性。生态环境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多学科集成、内容新颖等特征,但目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大多围绕指定教材设计和组织,仅探讨生态环境当中的单一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忽略了生态系统高度复杂、相互关联的系统特性[6]。其次,未能根据不同专业的特色进行调整、适应和结合,特别是实践教学的目标没有和专业培养目标相衔接。再次,现有的课程没有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的环境教育资源,几乎没有反映地域性环境状况的内容。因此难以实现教学实效,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力的发挥,不利于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和知识结构,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3 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生态环境课程的开设与社会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要求不能完全适衔接;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没有得到充分激发;校企合作深度广度不够等问题。生态环境类课程内容较为繁杂,研究对象在不同领域或者尺度上的内在规律和变化难以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表达,致使学生得不到感性认识而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目的难以达到。

2生态环境课程改革措施

2.1调整课程设置。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根本,打破生态环境教育在各院系、专业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开设生态环境专业基础课或选修课。突破传统专业界限,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以基本原理教学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并注重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统一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根据不同专业做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编排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衔接紧密,突出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中,可在选择实验材料和确定实习基地时结合专业进行,将主要的职业岗位能力转化为教学中的实践项目。从而使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相统一,最终达到更好地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生态管理的创造能力。

2.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综合应用文字材料、影像资料、科研成果等各种教学资源,加大教学辅助设备和软件的运用,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组织形式,穿插运用现场教学、演示互动、分组讨论、实践作业等学生参与度高的教学方法。重点是采用任务驱动方法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实践项目引入到教学中,融理论知识于实训模块中,达到教学做合一,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利用科研平台,结合环保社团组织,开展专题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营造全面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良好氛围。(见表1)

1 教学方法改革示例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举例)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任务驱动

水体监测

空气质量监测

噪声监测

现场调查、布点采样、样品运输、样品检验、数据处理

调查、分析、研究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

模拟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

掌握基本的案件处理办法、依据条件,根据有关行政法规、技术方法、经济手段等条件给出解决办法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现场教学

农业生态工程设计

环境污染现状

观察、记录、分析、展示

现场勘查能力

演示互动

模拟的环境中实现对环境物质的测定

掌握常见基本污染物的分析和鉴定

动手和分析问题能力

多媒体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运作模式、生态农庄自净生产系统

掌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

多媒体应用

主动思考和创新能力

实践作业

城郊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划设计

生物多样性调查

防治土地盐渍化设计

调查某一区域生物种类、数量

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讲座辩论

选择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的影响及其治理的相应对策的论题

学生借助网络获取大量的相关材料

资料分析与处理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专题活动

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国际湿地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土地日、世界粮食日、多样化国际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借助社团组织,开展宣传活动

组织协调能力、社交能力

2.3增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农业、农村、农民是涉农高职院校的主要服务对象,生态环境课程应重点关注“三农”问题。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粗放型发展方式、监管力度不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因。在教学和实践中,应着重增加农药滥用、化肥过量使用、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养殖业和乡镇企业的不规范生产等问题的防治、处理和管控内容。

2.4 开发地方特色教材。“环境教育应将教育过程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围绕特定区域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开展活动。”生态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应立足于当地环境问题的治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校企人员共同编写、行业专家政策指导的形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适应岗位工作过程、贴近行业生产实际、符合职业能力需要、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项目型”校本教材。以特色校本教材为起点,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本地最具特色的教育资源,逐步建成满足地方发展实际需要的地方课程。

3结语

重视生态环境课程改革的分析和研究,关注涉农高职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和生态行为养成,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和复合型综合人才的目标,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之一。涉农高职生态环境课程应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将教学改革当作长期任务不断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红梅,论生态文明视阈下农民生态意识的培养[J].经济学研究,2012(3).

[2] 徐梓淇.论生态公民及其培育[D]上海:复旦大学,2013.

[3] 王少莉.农林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