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论文欣赏 » 正文
《教育教学论坛》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由河北出版集团主管,河北教育出版社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协办的教育类学术期刊。

《教育教学论坛》编辑部

QQ : 859367193

编辑部投稿邮箱:jiaoyujiaoxuelt@VIP.163.com

电话:0311-87766660 80820729

地址:河北石家庄联盟路705号 河北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 编辑部

基于B-S架构下的“教学导”一体化研究 ——教学管理系统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对接应用
2022-08-08

基于B-S架构下的“教学导”一体化研究

——教学管理系统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对接应用

祖海珍,李海锋,胡 燕   

南京农业大学 教务处,江苏南京,210095

[摘  ]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形势下,如何解决学生的学业指导个性化,成为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将教学管理与学业指导相结合,促进教与学之间高效地衔接,是解决存在的教学管理问题和满足学生培养差异化需求的必然走向,成为培养人才高质量和适应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根据“教学导”一体化理念,以学校B-S架构方式建构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学业智慧指导平台的对接应用为例,进行理论与实践研究,为高校教学管理探索获取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教学导;教学管理;学业指导;一体化

[基金项目]2017年度南京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基于B-S架构教学管理系统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对接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7Z012)。

[作者简介]祖海珍(197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务运行科科长,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李海锋(1985-),男(汉族),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实习员,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教务运行科科员[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胡燕(1972-),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博士,教授,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民俗学和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导”一体化是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创新举措,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分类培养”先进教学管理理念。当前,各高校重视并建立人才分类培养体系,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比较单一,大多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缺乏个性化、差异化,而且教学资源管理、教学条件保障、创新实践基地等多方面教学活动的统筹,需要一个最优化的管理模式。“教学导”一体化主体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是主体之间进行管理与服务的模式。管理者通过使用一系列系统布置,积极引导教师与学生参与各环节的教与学活动,激发教师主动提高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动力,帮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人才培养高质量的目的[1]

一、系统建构背景与现状

诸多世界著名高校发展历程中,教学管理始终都是核心工作和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尺度。如何应用教学管理系统服务于工作,不仅是数字化校园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还体现出管理工作水平高低。教学管理系统需具备与数字化校园中其它系统相互对接的功能,实现无冗余、统一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高校管理信息化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建设内容,目的是进而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2]。近年来,高校网络教学发展迅猛,原繁杂的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因而对教学管理系统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应对各类学生的教学管理业务流程更加专业化。现今仍有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系统是C-S架构的客户端模式,存在使用流程单一、访问受局限、对接困难、维护成本昂贵等劣势,远不能满足教学管理需求,所以如何搭建先进的综合性教学管理一体化平台成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的迫切需求和实现“教学导”一体化理念重要途径。

据调查,我国最权威、最先进的综合教学管理平台是基于JAVA语言开发、纯B-S架构,依托系统工作流引擎,能够根本上解决系统核心功能模块缺失、教学状态数据更新不及时、替代人工统计大量信息、服务响应缓慢等一系列瓶颈问题。在对接方面,通过教学管理大数据与基于B-S和智能终端C-S架构的学业智慧指导平台互通,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智能化、个性化的指导与服务[3]。研究中发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成果主要依靠自身学习及同学帮助,从授课教师身上获得指导帮助最少。因为新生入校时处于学业迷茫期,如果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且未及时得到专业指导和妥善解决,就会容易导致学生在往后的学习行为上更加缺乏方法和动力,在学习目标、学业规划上缺少自主和个性化选择的能力,进而对学习缺乏兴趣,被动和消极的接收知识[4]。因而高校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一个高效性、及时性一体化平台,实现教学管理与学业指导同步进行,让教师能够实时关注、互动,让学生及早确立学习目标、了解学习计划、掌握学习内容以及其所需的知识、技能体系。

高校在系统的建构过程中,应先建立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作为思想指导,然后逐步解决、完善教学系统以便更好适应学校教学发展和改革,进而规范日常教学秩序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服务支撑,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指导思想为师生提供贴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

二、教学管理系统建构

    (一)建构理念

教学系统最根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三者皆有自身不同的功能定位[1]。学生要素的根本在“学”,教师关键是“教”,管理者的重点在“导”。由这三者衍生出来的其他要素:培养计划、教学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等都围绕三者建立并构成一个复杂的教学系统。“教”与“学”在MIT(麻省理工学院)就曾被视为精深、要求较高的工作,当学生面临更高级学习内容时,学校希望能为学生提高学习技能的工具和资源帮助,起到支持学生追求学习成功和卓越的“导”作用[5]。教学管理者在“导”过程中,解决人才分类培养问题,不仅要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还需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建立卓越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在安排教学活动时,管理者需要科学地设计、建构、使用和管理教学系统,使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规范,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系统教学功能作用,达到系统管理的最优状态。

    (二)系统架构

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是基于“教学导”一体化理念建构的整体性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教学服务门户、教学运行中心、教学数据中心三大部分。系统涵盖教务管理业务中的各个功能环节,包括从学校培养方案设计出发,建立有学籍管理、课程资源、教学安排、选课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教学评价等诸多子系统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系统使用需求上,应满足全面支持广域网络办公模式,以便达到系统、高效地处理教学事务和信息管理效果,从而大幅度减少手工劳动,为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动力。

 

1、 教学服务门户

教学服务门户即是系统使用者,兼容各个教学角色功能的成员,能够在校内、校外更大范围地进行教学活动。系统基于教学数据中心和教学运行中心功能特点,设置服务门户统一身份认证的功能,让门户对象通过教学门户登录后便可获取个性化教学服务。这些各种类型不同的用户主要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家长门户等。

2、 教学运行中心

教学运行中心的目标是使数据与业务分离,通过数据操作来管理日常教学。教学运行中心为服务门户提供诸多功能子系统,各系统之间既能独立运行又能实现教学资源的数据共享,从而成为教学运行的应用系统核心。通过中心运行,各子系统的业务高度抽象分离出共享数据和通用流程,再衍生出适合各子系统的个性化实现方案,构架出子系统之间高类聚、低耦合的良性系统运行生态环境。

3、 教学数据中心

系统运行的基础是数据流通,各个应用子系统的运行需要打通通道,所以数据中心平台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实现以下几个功能:(1)树立各子系统的数据集合标准;(2)具有保存教学运行中心的各子系统的历史数据和归档数据功能;(3)实时记录各子系统业务环节的痕迹,数据记录要求全面、真实,为后续的决策支持平台提供珍贵的海量数据参考。在建设教学数据中心的规划上,要有对教学数据整体的设计,预先制定教学数据中心的信息标准,归纳出需共享的数据表与字段(如:教室、教师、课程资源、课表等),其次对各教学管理部门之间不相关或者需要相对保密的数据(如:成绩、学籍)严格分表进行存储。

(三)功能特点

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建设目标始终以学生和教师为本,不仅要适合学校教学发展,还要处理业务方便、快捷,达到高效率。建设过程中考虑实现的功能包括:(1)满足信息数据交互;(2)支撑学分制改革,使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逐步过渡,建立起符合学分制的课程和培养方案体系,制订课程排选策略、毕业审查方法等;(3)构建安全、灵活性的用户管理体系,实现协同办公,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办公效率;(4)依托工作流引擎等先进技术,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信息化、流程化和规范化,灵活适应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学分制推行等教学改革中各环节需求;(5)根据信息化体系特性,实施优质、稳定、安全、高效的“一站式”教学服务;(6)构建具有稳定、统一、高效性能的平台数据库,为各级管理进行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技术需求

系统基于纯B-S方式架构,选用支持跨平台的Java技术,通过使用先进、成熟、稳定的J2EE软件架构,搭建更加可靠、稳定和高速运行的管理系统。在组件软件开发架构上,系统引入TilesStrutsSpringHibernate等层次化,提高系统开发的效率,加快开发进度。系统在软件开发模式上,采用面向对象(OOP)和面向方向(AOP)的模式,减低系统开发复杂度,提高软件质量。在界面美观设计上,系统采用AJAX技术加强B-S方式架构系统的界面友好性。系统在技术衔接上,提供基于SOA的接口集成服务,必须满足与学校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及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共享与业务交互需求。

三、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的对接

目前,部分高校学业指导系统都实现了在网上集成展示学生的学习政策、规划、方法及学习状况等信息,该服务方式便捷学生查询、了解学业指导,但缺少对学生知识体系及技能需求方面的构建和对教学数据的分析研究,未具有个性化指导功能。高校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实现大数据对接,有效地为学生提供主动、个性化、高质量的学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或学术研究中遇到有关课程、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学业指导通过教学大数据分析出结果,然后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动机和兴趣,为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参考意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成功动机。

学校的学业智慧指导平台采用三层架构模式搭建,首先在客户展示层上,实现客户使用方便性、友好性、操作简易性的完美结合,平台移动终端(即学生、教师手机端)采用C/S架构接入,无需移动客户端频繁升级;其次在通信支持上,一是移动手机端具有CPU本地化分布运算功能,充分利用手机客户端处理能力,减轻服务器压力;二是指导平台通过网络协议、移动通信网实现WEB端与手机端交互功能,通过管理端智能推送和客户端主动查询,构建成个性化交互结合方式;最后,指导平台支撑、对接兼容性系统,后台数据中心处理功能具有先进性、高效性与稳定性,能够完成与综合性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大数据转换。

 

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充分体现出“教学导”一体化重点“导”功效。指导平台具备座谈、讨论、咨询、指导等功能空间,充分发挥以下作用:一是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根据培养模式差异化,细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出具有差异性的学习目标体系;二是应用大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将各个教学过程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并融合教学活动中的所有教学要素来整合教学资源,探索出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教学导”的过程优化了教学方式和促进服务管理模式改革,让教学管理更精准、细致,从而减少、避免学生对学业发展的盲目性与从众性,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移动互联网存在泛在性、即时交互性,平台的运行使教师、学生与学校紧密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

四、实现教学导一体化

教学管理与学业指导系统结合实现了“教”、“学”与“导”之间数据实时共享。高校教学管理者通过这两个已对接好的平台进行教学计划和学业指导工作布置,教师根据平台计划实施教学活动,学生从平台上随时获取学习计划、课程内容、学习方法、考核成绩等信息并反馈教学评价于平台,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调研分类性报告报送于管理者,管理者收集、归纳后重新调整、布置相关方案计划,以便构成最优化的循环性一体化系统。

基于B-S架构下的“教学导”一体化研究  ——教学管理系统与学业智慧指导平台对接应用 

图1 “教学导”一体化架构图

“教学导”一体化平台促进学生、教师与学校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有机融合各个教学业务子系统的数据信息,将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行为轨迹进行深预测性分析,然后自动演化出智能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模型,解决了原有培养目标、路径与学生需求不匹配问题。另外,平台针对不同培养模式下的知识结构、技能体系、素质需求及学习指导制度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出自动适应的动态知识矩阵模型,让课内、课外各类教学活动环节形成相互联系的体系,为解决高校教学管理中常见问题提供准确数据信息。一体化平台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不仅面向高校广大师生,同时面向社会,具有社会认可性。平台的建构支撑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秩序规范化、质量监控体系化等教学管理精细化改革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另外平台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为高校师生提供贴心、完善的信息化服务,辅助学校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对打造品牌一流大学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宋菲,王恬,董维春.探索“教|学|导”一体化,重塑本科教学管理与服务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6(1):79-82.

[2]陈仕品,程吉麟,何济玲,靳素丽.基于矩阵组织的高校信息化管理体制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2)

[3]刘智勇,胡燕,吴悦.“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学业智慧个性指导平台建构与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7):59-61.

[4]王璐艳.瞄准学习困难户[J].麦克思研究,2015(4).

[5]崔军,汪霞,张晓宁.麻省理工学院学业指导体系研究[J].江苏高教,2014(02)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Guide" Based on B-S Architecture

Connecting and Application of ——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ademic Wisdom Guidance Platform

Zu Haizhen, Li Haifeng, Hu Yan

Academic Affairs Offic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 Abstrac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diversified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universities, how to solve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students ' academic guidance has become a common probl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iversities combi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guidance has become a necessary condition to cultivat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and adapt to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because of promoting the efficient connection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to solve the existing teaching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meet the differentiated needs of students in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ion concept of "teaching guidance" , and taking the docking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academic wisdom guidance platform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carries ou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to obtain great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Key words] teaching guidance; teaching management; academic guidance; integration

 

返回顶部